有数据表明:
中国脂肪肝患者约一亿两千万,脂肪肝已超过乙肝,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
酒精性肝病也逐年增多,近7年增加了28倍;
一般人群中1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肝脏是人体解*的“总部”,然而,因为人们护肝知识、理念的欠缺,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们生活日益变好的同时,肝脏却变得越来越脆弱,各类肝病、肝癌的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
所以,重视三肝,呵护肝脏,刻不容缓!“三肝”盯上了中国人
说到肝病,很多人会一下子想到肝炎、肝癌。其实,除了这两种肝病外,“三肝”以及并发症也应受到人们的同等重视。所谓三肝,是我们对脂肪肝、酒精肝和药物性肝损伤的统称。“三肝”在我国非常常见。有数据为证,中国脂肪肝患者约一亿两千万,脂肪肝已超过乙肝,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酒精性肝病逐年增多,近7年间,我国因大量长期饮烈性白酒造成酒精中*的患者上升了28.5倍;就药肝而言,一般人群中1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中国肝病的现状是,传染性肝病逐步被控制,而三肝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提高,离每个普通人越来越近了。脂肪肝是由于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引起;
酒精肝是“喝出来的”;
药肝则是长期吃药或滥用”补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
在治疗机理上,三肝也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保肝治疗,可以得到“1+12”的效果,既巩固了肝病本身的治疗,还使肝脏处于较好的状态,减少肝硬化、肝纤维化等恶性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进入“良性循环”。好日子带来脂肪肝
药肝,千万别大意
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是第一原则,许多患者停药后肝功能可自行恢复。
有多种可疑药物不能确定时,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停药方法:
重症药肝患者应全部停药;
轻症患者可按照引起肝损害可能性的大小,逐渐停药以区分肝损害的药物;
对治疗原发疾病重要的、不能随意停用的药物,可改用无肝损伤或肝损伤较小的药物。
酒精肝,头号“应酬病”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人们在一次次觥筹交错中,喝出了交情,喝出了买卖,却也不知不觉喝走了健康。而酒精肝,正是喝出来的“应酬病”。饮酒过量对健康不利,其*性作用累及全身主要脏器,对肝脏影响尤其大。据统计,中国目前白酒消费群大约3亿人,年实际消费量在万吨左右。但专家的观点是,中国人对白酒是“糊涂的爱,说也说不清楚”。酒精在体内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中代谢。如果每日饮酒量含80克以下酒精时,一般不会发生酒精性肝病;如果每日摄入80-克酒精时,则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如果每日摄入超过克则增加25倍;如果持续饮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克,则33%嗜酒者发生酒精肝炎,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而这些病人会有一部分转化为肝癌。戒酒;
饮食营养治疗;
运用抗炎药物和保肝药物治疗。
戒酒是最根本的措施,并且越早越好。饮食治疗主要包括限制脂肪摄入,增加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抗氧化剂等营养物质的摄入。轻中度酒精肝临床常用甘草酸制剂,具有类激素样作用,抑制肝脏炎症,促进肝功能恢复。此外,还应配合选择保肝药物进行治疗。(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