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重要健康问题,患者超过两亿五千万人,现有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病*复制,但无法彻底清除感染。
亚太、欧、美等国际治疗指南,建议无肝硬化的患者以血清病*浓度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程度,来决定治疗与否。
一般而言,若乙肝病*浓度超过国际单位且ALT异常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患者应该接受治疗。然而,若ALT仅轻微异常(未超过2倍)是否应治疗,尚存争议。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指南认为这是证据不足的“灰色地带”(greyzone)。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近期在我国台湾地区6家医院开展了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TORCH-B),用于评估ALT仅轻微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抗病*治疗是否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s杂志。
在该研究中,共例患者加入试验,他们都没有肝硬化或肝癌等较严重病情,ALT在过去1年中介于正常值上限(40国际单位)1~2倍间。患者以1:1的概率被分派到治疗组(替诺福韦酯富马酸酯,mg/d)或对照组(外观一致的安慰剂),在服药前与3年疗程后接受肝脏切片检查,以比较肝脏病理进展恶化情形。
共例(91.3%)患者完成了3年试验并接受前后肝切片检查(一组各73人),比较两组试验前后的肝脏病理,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进展的相对风险比值为0.56(95%CI0.35–0.88),显著降低恶化风险(p=0.)。
不过,治疗组肝脏组织坏死发炎进展的相对风险比值为0.42(95%CI0.15–1.12),未达统计显著性(p=0.)。此外,接受抗病*治疗的患者,试验期间发生急性肝炎的风险显著较低(3%vs.16%)。
TORCH-B不仅采用严谨的双盲、随机分派、安慰剂对照的设计,且不同于以往大多数慢性乙肝的抗病*治疗试验仅侧重于病*学或生化指标,本研究将组织学变化作为主要试验结局。
综合既有文献与本试验获得的证据表明,血中高病*浓度的慢乙肝患者,使用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病情进展恶化的风险,即使他们的血清ALT仅轻微异常。
END推荐阅读1、医院医生自曝收回扣50万,是医生“偏激”医院“偏航”?
2、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后千万要躲着太阳,否则会引起红斑、红疹!
3、原来父母眼中的好工作竟是这样的?这个职业真的太不容易了
下载医阶APP
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