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公布了新增的13个通过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其中之一与肝脏疾病相关,医院承担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截止目前,国内已经有8个与肝脏疾病相关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研究给肝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为那些无法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替代疗法。年5月,全球首例胚胎干细胞诱导肝脏细胞移植成功,这是人类在干细胞治疗肝病领域的又一突破,为难治性肝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未来,干细胞有可能成为诸如代谢性肝病、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病等几种肝脏疾病的基础疗法。干细胞在肝脏疾病领域的应用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是以代谢功能为主的重要器官,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制造消化系统所需的胆汁等角色。同时肝脏也是少数能自我修复、天然更新失去组织的器官。只要有1/4的正常肝组织,就可以生成一个全肝。
据保守估计,中国乙肝病*感染者约万,其中仅慢性患者就有万;丙肝病*感染者万(慢性患者万),可填满整个南京城的居住空间。而每年死于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者足有33万,几乎等同于覆灭了一个冰岛共和国。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觉神经的器官,默默承担着人体多种生化功能却从不喊累,甚至肝病的表现也是很隐晦的,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由于肝脏的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药物治疗在治疗肝病的同时也对肝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临床症候群,病死率极高,目前内科及人工肝治疗只能姑息对症,肝移植是最终唯一有效的办法,但肝移植受肝源、费用限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为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有较多相关研究报道。
肝功能衰竭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临床症候群,病死率极高,目前内科及人工肝治疗只能姑息对症,肝移植是最终唯一有效的办法,但肝移植受肝源、费用限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和分化在肝衰竭的治疗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
肝硬化我国肝硬化发病率逐年增高,失代偿期患者内科治疗效果欠佳,病情易反复并逐渐加重,生活质量极差,近年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也初见成效。
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中通过自体BM-MSCs动脉输入移植治疗7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观察可在组织学水平改善肝脏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水平,并证实具有安全性。
国内一项回顾性研究[3]观察人UC-MSCs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安全性与疗效,入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对照组人,发现经UC-MSCs治疗后可改善治疗组患者胆碱酯酶及白细胞水平,降低Child-Pugh评分,且具有安全性,分析可能机制为UC-MSCs移植后能够归巢并定植到病损的肝组织,刺激肝细胞增殖,修复受损的肝组织,抑制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目前该病在全世界发病率逐年增加,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慢性肝损伤疾病,疾病最初可仅表现为脂滴累积,但随着疾病进展,会逐渐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甚至发展至肝硬化、肝癌。干预治疗除饮食控制、运动,降血脂等之外,目前尚无效果明确的针对性药物,近期有两项体内实验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有助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自身免疫性肝病该病在我国患病率逐年增加,临床中治疗手段有限,且一定数量的患者对内科针对性的治疗反应欠佳,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的方向之一。在一项以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中,10例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不佳的PBC患者接受异基因骨髓MSCs治疗后,外周淋巴细胞中CD8+T细胞数量减少,同时CD4+CD25+Foxp3+T细胞增多,肝功能指标改善,且治疗过程安全。
间充质干细胞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机制
目前对于移植的骨髓干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机制可能包括:
(1)直接分化:在肝脏损伤微环境的影响下定植、增殖,并分化成为肝细胞发挥作用;
(2)旁分泌途径:在肝损伤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不同水平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表现出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并可能激活肝内的肝干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
(3)细胞融合:间充质干细胞可能直接与肝细胞融合,进而启动细胞的增殖过程;
(4)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直接降解肝内过量沉积的细胞外基质,减轻肝纤维化;
(5)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能分化为肝细胞,而且在体内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和损伤。
我国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取得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均将干细胞应用到了肝病的治疗研究中。在我国,相继有多个治疗肝病相关的干细胞研究项目通过了备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失代偿期肝硬化领域,年我国王福生院士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提高肝功能。研究发现,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副作用。与接受生理盐水注射的对照组相比,干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包括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以及终末期肝病钠评分降低。
在肝衰竭领域,国内也取得令人喜悦的临床研究结果。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同时也能降低死亡率。
例乙肝肝衰竭患者中,其中56人作为实验组每周接受一次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为期4周,另外54人作为对照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并随访24周。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组的累计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3.2%:55.6%),诸如血清总胆红素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也有明显改善。
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干细胞治疗肝硬化以及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我国是肝病大国,对新疗法有着庞大的需求,随着干细胞临床研究取得进展,未来更多的难治性肝病患者将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ENDSTEM斯丹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