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年乙肝史自行停药半年后肝衰竭hel
TUhjnbcbe - 2021/4/29 20:11:00

肝脏是人体代谢功能最强大、代偿能力最强的器官之一,一般疾病很难击垮它,除非肝癌这样严重的疾病。

肝脏也是给我们演示从炎症到癌症的典型器官。炎症导致最初的肝细胞损伤,在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的过程中,肝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比如纤维化、肿胀、硬化直至癌变。

作为曾经的乙型肝炎超级大国,从慢性乙肝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的这条“发展”路径是广为人知的。直到今天,我国仍有一亿多乙型肝炎病*携带者,但通过“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国家免疫计划以及母婴阻断,5岁以下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已降低至1%以下。成年人乙肝疫苗接种也已经非常普遍了。

不过,丙型肝炎病*导致肝癌的作用更强,也更隐匿,甚至有不少病例是在确诊肝癌之后才发现有丙型肝炎的。而且,目前没有针对丙型肝炎病*的疫苗,主要靠阻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来预防传染。

饮酒过多导致肝癌也是从炎症开始的。摄入体内的酒精几乎全部要依赖肝脏代谢分解,过多的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直至肝癌,这条路径也是非常清晰的。像肝炎病*一样,酒精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Ⅰ类致癌物清单上的一员,引起肝癌、肠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癌症。无论是饮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啤酒、白酒、*酒或自酿酒,都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尽量不要喝酒,喝酒越少越好,每天最多不超过20克酒精。

在我国,还有一类损伤肝脏、导致炎症的物质像酒精一样常见,那就是各种药物,尤其是中草药和保健品之类。虽然这类肝损伤以急性表现为主,但仍有一部分会发展为慢性炎症,且有发展为肝癌的风险。其中致癌作用最为明确的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60多种,常用于感冒药、止咳药和除湿镇痛药酒),年来自台湾的一项重磅研究发现,台湾98例肝癌病例样本中78%具有马兜铃酸诱变的特征,大陆89例肝癌病例样本中有47%有马兜铃酸诱变特征,远高于其他很多国家。

另一个强有力导致肝癌的物质当属*曲霉*素了,它存在于被*曲霉、寄生曲霉等霉菌污染的霉变食物中,最常见是霉变的花生、玉米及其各种制品中。*曲霉*素对肝脏而言真是“倒霉”,哪怕只有一星半点,也足以导致肝脏炎症和癌症。幸亏随着生活水平提供,吃霉变食物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千万不要挑战。

沿着肝脏损伤和炎症向肝癌一路走来的还有肥胖、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糖尿病(高血糖)。肥胖是十余种常见癌症的危险因素,当然少不了肝癌;脂肪肝则更进一步,导致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糖尿病会增加包括肝癌在内数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说起来炎症真的是一个无孔不入的致癌因素,不单肝脏炎症,口腔炎症性疾病,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等也与肝癌有关。《欧洲胃肠病学杂志》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这些口腔健康不良与肝癌风险增加75%有关!

说了这么多“炎症致癌”,是时候说说“抗炎抗癌”了。接种疫苗、抗病*治疗、减肥、控制血糖以及避免滥用中草药和保健品等措施就不说了,饮食方面也有不少好建议,看似老生常谈但的确有效:

遵循膳食指南,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腌制食品,不吃霉变食物;戒烟限酒。

年发表在《JAMA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多吃全谷物(粗杂粮)或能有效降低患肝癌风险。

年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发布的《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第3版)指出,每天喝一杯咖啡可以降低肝癌风险。有专家推测,喝茶很可能也有类似作用。

此外,有一些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肝癌风险中扮演重要角色。摄入较多膳食纤维、益生元、益生菌等有助降低肝肠和肠癌的患病风险,但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特别具体、可操作性的共识意见。

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相对最有效的抗癌手段是定期筛查,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是最简易的方法,应包括在每年健康体检的检查项目之中,如果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那么更应该立刻加大相关筛查或检查力度。

科普“十”系列(2)《千里之肝堤,溃于炎症蚁穴》小结版

①乙肝致肝癌;

②丙肝致肝癌;

③饮酒致肝癌;

④中草药致肝癌;

⑤霉变食物致肝癌;

⑥肥胖、脂肪肝和糖尿病致肝癌;

⑦口腔不健康致肝癌;

⑧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⑨喝咖啡;

⑩定期筛查(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20年乙肝史自行停药半年后肝衰竭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