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即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肝纤维化组织学上是可逆的,肝硬化逆转较为困难,但仍有少部分可逆转[1]。
肝纤维化急需早诊早治
肝纤维化发展至肝硬化后,常因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在我国肝硬化的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以男性多见,既往资料表明,肝硬化一旦进展到肝功能失代偿期,如不进行肝移植则5年存活率仅15%[2],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正日益得到重视[3]。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
目前肝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病理程度评判主观性强,无法动态监测,导致临床应用受限[3]。而肝纤维化四项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PN-P)、Ⅳ型胶原(ColⅣ)、层粘连蛋白(LN)因其检测方便性,在国内临床应用广泛。这些标志物均为细胞外基质(ECM)或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肝星状细胞(HSC)产生,代表不同的ECM代谢方面[4]。
肝纤四项临床价值[4]
透明质酸:反映肝纤维化活动及肝损伤,可明确区别早、晚期肝纤维化;
Ⅲ型前胶原N端肽:反映胶原代谢的情况,可早期反映慢性肝纤维化的活动性;
Ⅳ型胶原:反映基底膜的形成与破坏增加,可动态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层粘连蛋白:反映基底膜转化,可显著反映门静脉高压程度。
肝纤四项临床应用:早期检测、动态监测
影像学检查不能进行肝纤的早期诊断。而活检则造成患者较大痛苦,不适合动态监测,且存在取样误差。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是肝脏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和转归指标,其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远远大于一次的检测结果,并且该项目也是评价肝脏功能损伤程度的重要标记,可以和肝脏功能的其他指标一起进行评估其临床意义。
建议与肝脏弹力超声一起检测,弥补弹力超声对早期诊断的不足,动态监测病情发展。
亚辉龙肝纤四项:卓越的产品特性确保检测结果精确可靠
全自动:配套iFlash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化检测
结果准:独特的原料处理工艺,包被高特异性抗体,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
成本低:配套赠送校准品进行全面定量检测
时效快:实现标本随到随检,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产品信息[1]陆伦根,尤红,谢渭芬,贾继东.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年)[J].实用肝脏病杂志,,22(06):-.
[2]PATELLK,BEDOSSAP,CASTERAL.Diagnosisofliverfibro-sis:Presentandfuture[J].LiverDis,,35(2):-.
[3]张宇,唐世孝.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35(11):-.
[4]徐列明,刘平,沈锡中,吴亚云,平键.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