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网络
侵删
听说现在体检,
有30%的人都查出某个地方有问题,你猜是哪里?脂肪肝是中国居民第一大肝病。它可以逆转,也存在恶化成肝癌的可能。目前,脂肪肝已经替代病*性肝炎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成为中国当代都市人群的常见疾病。据统计,中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可达15%,也就是说,平均每20个人里,就有3个脂肪肝患者。在国外的某科学实验中,将名确诊脂肪肝患者与普通人群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只要患有脂肪肝,无论处于疾病哪个阶段,死亡风险都会增大,即使是轻度脂肪肝也不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脂肪肝患者全因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出93%,不过这一数字变化会因为病情严重程度而不同。从最轻微的脂肪肝(单纯性脂肪变性),到非纤维化脂肪性肝炎、到非肝硬化性肝纤维化,再到伴有肝硬化的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死亡风险呈梯级递增。“再过四、五十年,下一批肝癌将从脂肪肝和酒精肝为主要对象产生。”
城市人群尤其上班族,久坐不动,饮食油腻,作息不规律等都协同促进脂肪肝的发生。
01
脂肪肝的早期表现
脂肪肝起病隐匿,常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存在以下情况要警惕脂肪肝1.体格检查可见肥胖或消瘦。偶有*疸,常见肝脏肿大、肝区疼痛及压痛,偶有脾肿大。2.长期大量饮酒者(每天饮酒40ml,连续5年以上),应高度警惕脂肪肝的存在。3.发现与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少量饮酒即感肝区不适、饮食稍有不慎会出现轻微腹泻、饭后腹胀,以及右上腹或上腹部有疼痛感,且在食后及运动时更为明显。尿*等,医院检查,及早排查脂肪肝。
02
如何逆转受伤的肝脏
01.
“减”掉肝脏脂肪
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由肥胖引起,是欧美国家慢性肝病最常见病因,影响到欧美25%成年人的健康。体重超标者,特别是BMI指数大于30的人,建议在6-12月内有意识地降低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BMI18.5-22.9)可以减轻脂肪肝程度和改善肝功能。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
02.
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体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可以直观的反应我们的身体健康,脂肪肝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项检查可发现:1.普通的B超或者彩超普通的B超或者彩超筛查出脂肪肝,通过肝脏形态上即可判断。大多数的患者也都是在例行体检中查出的。2.血液检查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往往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相伴而生。通过抽血检查,可以判断甘油三酯水平,甘油三酯也是脂肪肝的一个指标。
03.
及时治疗原发病
有些脂肪肝可能是由于原发病而诱发的脂肪肝,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等。所以,想要控制脂肪肝,应该及时去除病因及诱因,治疗原发病。04.
把脂肪肝“吃”回去
控制摄入的热量,除了少吃高油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少吃坚果类和蛋类之外,三餐别太饱,微微饿的感觉是对身体很好的。没有其他原发病的患者可以试着每天吃两餐,加一餐水果,坚持三个月,就会改变进餐习惯,有利于肝脏减脂。此外,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谷物、高纤维蔬菜,多吃绿色蔬菜,既能补充营养,饱腹感强,也能减少身体代谢负担。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应低热卡、低脂肪和高纤维素饮食;
高脂血症者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05.
不给肝脏“添麻烦”
肝脏是“哑巴”,总是默默忍受你的坏习惯带给它的负担,所以伤肝的行为别做了,包括:1.不要饿一顿饱一顿,可能让肝脏营养不良,产生脂肪变性。2.这些食物,脂肪肝患者不宜吃:猪肥肉、鹅肉、鸭蛋、动物油、动物内脏、动物脑髓含脂肪量高;3.河蟹、蟹*、鱿鱼、乌贼鱼、蚬肉、凤尾鱼等含胆固醇高,这些东西应少吃或不吃为宜。4.由于糖在体内会转变为脂肪,从而加重脂肪肝,因此,荔枝、龙眼肉、蜜饯、果脯及糖类等高糖食品也应少吃为妙。5.不要喝酒了:肝脏要代谢酒精,脂肪肝中有一大部分是酒精性脂肪肝,权威调查发现,每天喝4两(g)酒,连续10年,就会出现脂肪肝;而每天大量饮酒(>g)习惯的人,就会出现肝硬化。肝硬化继而很有可能发展为肝癌。
脂肪肝没那么可怕,但你也不能放任不管,应该怎么做,相信聪明的你都清楚了吧~快和小编一起下定决心,排除脂肪肝这颗“定时炸弹”!01
肝功能异常有哪些表现!
02
医院看病必须知道的十大套路!
03
贫血者要先补气!
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在公众平台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