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百草枯中毒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TUhjnbcbe - 2021/1/11 2:35:00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本文原载于《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年第11期

百草枯(PQ)是一种高效除草剂,遇土壤迅速钝化,但对人、畜*性极大。PQ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吸收,引起机体多系统的*性反应[1]。PQ无挥发性和非脂溶性,口服成为主要的中*途径。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解*药物和治疗措施,PQ中*患者病死率极高[2],已成为我国急性中*防治的突出难题。为了进一步了解百草枯中*的病理*理学机制,探索新的救治方案,改善目前临床治疗措施,现对PQ的*物代谢动力学、中*机制和临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1、*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是PQ中*的主要途径,成人致死量为20%PQ水溶液5~15mL(20~40mg/kg)[3]。经口摄入后,在以小肠为主的胃肠道内吸收率为5%~15%,食物的摄入可延缓PQ的吸收,胃肠道中未被吸收部分可经粪便排泄。口服PQ后2h即可达血浆浓度峰值,15~20h后血*物浓度开始缓慢下降[4],吸收的*物随血液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肺脏浓度是血浆浓度的10~90倍[5]。血浆中PQ分布半衰期为5h,清除半衰期为84h[5]。PQ与血浆蛋白结合少,在肾小管中不被重吸收,而是大部分以原型经肾脏排出[6]。人口服PQ后,在肾脏功能正常的前提下,90%吸收入血的PQ在12~24h内经尿液排出,10%进入组织后再次缓慢释放入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体造成持续性伤害[7]。

2、中*机制

PQ对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的原因与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表明,PQ中*损伤主要涉及氧自由基损伤、免疫激活及炎性介质作用、线粒体损伤学说等方面。

2.1 氧自由基损伤假说:

PQ在生物体内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嘌呤氧化酶、还原型辅酶Ⅱ(NADPH)-细胞色素P还原酶等活性物质的催化下,转化为具有氧化活性的自由基PQ+,与氧分子反应形成超氧阴离子、联合吡啶阳离子(O2-),O2-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催化形成过氧化氢(H2O2),H2O2在Fe2+存在的条件下转化为羟自由基等*性更强的活性物质,H2O2通过细胞膜迅速形成OH-,引起脂质过氧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8]。在体内,PQ通过NOS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过氧化物与NO反应产生过氮氧化物,如过氧亚硝酸盐阴离子(ONOO-)[9]。PQ进入人体内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自由基,激活磷酸戊糖途径的相关酶,通过抑制肺内脂肪酸的合成[10],重塑肺泡组织结构,使肺纤维细胞增生,导致肺间质不可逆性纤维化[11]。PQ引起的强烈氧化应激导致一些蛋白质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积聚在内质网中,引起内质网应激(ERS),在肺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

2.2 免疫激活及炎性介质作用学说:

急性PQ中*后1周左右开始出现弥漫性炎症反应,其中以巨噬细胞为主的效应细胞释放出的大量前炎症反应因子(PIC)起关键性作用。PIC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γ-干扰素(IFN-γ)、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引起以炎性递质为主的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诱导组织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聚集、浸润、活化,进而释放更多的炎性介质、氧自由基和蛋白水解酶等[13],引起全身多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此外,中性粒细胞可在胞外形成由核酸类物质和颗粒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胞外诱捕网(NETs),直接引起上皮和内皮细胞死亡,进一步加重宿主的组织炎症[14],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氧化应激敏感型转录因子,PQ可使之激活[15]。大鼠PQ中*后,NF-κB呈持续性升高,在肺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6];NF-κB能延缓中性粒细胞凋亡,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又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17]。内皮素(ET)可以启动多形核白细胞(PMN),PMN释放磷脂酶A2(PLA2)、TNF、IL-8等炎性物质,产生PIC样作用。在PQ中*早期即可在肺泡表面发现炎性细胞活化、聚集,释放氧自由基,其造成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PQ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的重要机制之一[18]。

2.3 线粒体损伤学说:

线粒体损伤在PQ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NADH-Q氧化还原酶活性的缓慢下降在呼吸功能紊乱之前就已经存在[19],NADH-Q还原酶作为电子传递链中非常关键的酶复合体,在线粒体电子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PQ通过抑制其活性,使线粒体内膜脂质过氧化,造成线粒体功能受损。PQ中*可以减少线粒体上细胞色素C含量,增强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水解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细胞凋亡[20]。有研究表明,PQ中*后的细胞凋亡与其所致ALI关系密切[21]。

3、临床治疗

目前,国内外对PQ中*尚无特效解*药物和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采用综合救治措施。

3.1 早期快速清除*物,减少PQ吸收

3.1.1 终止*物接触:

发现PQ中*患者后应在第一时间将其脱离中*源,迅速脱去污染衣物,并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受污染皮肤和毛发,防止皮肤继续吸收*物。沾染眼睛者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3.1.2 清除胃肠道内*物:

口服PQ中*者占全部中*途径的97.2%[22],对口服PQ中*患者应尽早给予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治疗以加快胃肠道内*物的排出。洗胃后可给予白陶土、活性炭混悬液灌胃吸附胃肠道内*物[23],同时使用20%甘露醇、25%硫酸镁或大*导泻[24]。早期减少*物吸收是救治急性口服PQ中*患者的关键。

3.1.3 清除血液中*物:

血液净化可加速机体血液循环中*物的排出。血液净化主要包括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和血浆置换(PE),HP对PQ的清除率是HD的5~7倍。采取HP联合HD治疗可最大程度清除体内*物,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器官功能[25]。Nakamura等[26]认为,血清Ⅳ型胶原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是PQ中*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和肺纤维化的重要预测因子,而HP不能改变中*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和TIMP-1水平,因此不能阻止肺纤维化的发生。

3.2 药物治疗

3.2.1 利尿剂:

吸收入血的PQ主要是以原型的形式经肾脏排出,故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剂量静脉补液后给予利尿剂,保持尿量在mL/h,有利于PQ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使用利尿剂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2.2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研究表明,在给予致死剂量PQ染*的大鼠实验中,给予大鼠地塞米松治疗可以明显减少PQ在肺组织中的蓄积,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致死剂量下大鼠的存活率[27]。激素治疗可明显减缓急性PQ中*患者肺部病变,抑制肺损伤和肺纤维化,改善预后[28]。Li等[29]回顾分析了例中重度PQ中*患者的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显示,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能有效降低PQ中*患者的病死率。对于急性PQ中*患者,早期可选用甲泼尼龙或等效剂量的氢化可的松、环磷酰胺等[30]。因此,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PQ中*有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方案仍在探索中。

3.2.3 抗氧化剂:

PQ在人体内引起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导致ALI。有动物实验和临床个例报道证实,使用SOD、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抗氧化治疗对急性PQ中*有一定疗效。研究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减轻肺内皮细胞损伤,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及肺纤维化的形成[31,32,33]。丹参、银杏叶提取物、大*、葛根素等中药制剂在急性PQ中*动物实验中对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4],这与其抗氧化、保护线粒体呼吸链作用有关[35,36]。支巧明等[37]在急性PQ中*大鼠实验中使用新型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结果显示,依达拉奉可以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氧化损伤,对PQ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近年来,乌司他丁等新型抗氧化剂也开始用于PQ中*的救治。研究表明,采用乌司他丁干预PQ中*大鼠,能有效减轻其肺损伤程度[38]。

3.2.4 抗纤维化药物: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MgIG)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纤维化、稳定细胞膜的作用。用MgIG连续治疗能明显降低PQ染*大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Hyp)含量,对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并能明显减轻肺纤维化程度[39]。

3.3 对症支持治疗:

口服PQ中*患者多伴有口腔黏膜和食道的损伤,应禁食,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所需能量,注意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对于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镇痛剂减轻痛苦。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5.3kPa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应给予氧疗[30]。

3.4 其他治疗措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材简单、再生能力强、细胞增殖快,移植操作技术简单,研究证实其能有效减缓PQ所致的肺纤维化[40]。吴优等[41]通过实验证实,携带抗氧化基因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的BMSCs能显著降低PQ中*导致的肺损伤。PQ中*可导致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大多数中晚期中*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PQ不可逆肺纤维化的唯一办法,但因PQ中*患者病情进展较快,肺源短缺,故实施肺移植的PQ中*患者有限。

4、展望

目前,急性PQ中*发病率高,PQ对人畜*性大,致死率高,中*机制复杂,缺乏特效解*药物和治疗措施。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PQ中*的关键环节,从PQ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入手,开展PQ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寻其特效解*药物和治疗方法。同时加强院前急救,尽早清除体内*物,减少*物吸收,提高患者存活率。

转自:重症医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1/11 2:35:00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注意肝脏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肝脏,了解肝脏的常见疾病,并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肝纤维化不是疾病。这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许多人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如果不治疗肝纤维化,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希望您能了解以下有关肝纤维化的问题。

什么是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不是疾病。这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结缔组织异常增殖。肝纤维化的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病*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这是更常见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很常见。第三个原因是脂肪肝。如果脂肪肝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它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会造成什么危害?

许多人认为肝纤维化不是肝硬化,因此自然没有必要对付它。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而且肝纤维化的危害一点也不小。肝纤维化可引起肝硬化,从而可导致肝衰竭。如果肝纤维化继续发展且无法预防,则会发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肝腹水,肝性脑病和继发感染。这些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人类死亡。从这个角度看,肝纤维化对人类的危害不容忽视。

肝纤维化应该如何治疗?

1.用药

尽管肝纤维化不是疾病,但应及时治疗以阻止其发展。最重要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一些药物来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改善肝脏的排*和新陈代谢,并减少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患者不应自己盲目地使用药物,并且当它们是具有肝脏保护作用的药物时也不应尝试食用它们。服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如果他们随便服用药物,将使肝纤维化恶化。

2.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肝纤维化是由病*性肝炎引起的,则要防止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必须治疗病*性肝炎并进行抗病*治疗。如果是由酒精性肝或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则必须积极控制原始肝病,并着重制定治疗计划。

3.日常护理必须到位

此外,您还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应的调理工作。例如,不要经常发脾气,控制情绪,不要太肥胖或过重。如果您已经患有肝病,则无论其严重程度如何,都必须积极治疗。不要做会危害您肝脏的事情,也不要使您的肝脏疾病更加严重。生活中一定要有原则,不要被欲望打败。

尽管肝纤维化不是疾病,也不是肝硬化,但它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并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希望肝纤维化患者能尽快得到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对严重的后果不后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草枯中毒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