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重疾,让重疾不重,FACI一直在路上。
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在5月15日于京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乙肝预防治疗指南中国发布会暨学术论坛上,世卫组织发布了由其组织全球专家共同制定的首部《慢性乙型肝炎病*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这份《指南》的主要受众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卫生管理人员,旨在帮助其建立有效的慢性乙肝防治体系,预防慢性乙肝患者向肝硬化、肝癌进展,减少相关死亡。
《指南》建议,用简单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评估肝病分期及治疗指征,推荐APR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比值指数)和使用超声的瞬时弹性成像(如FibroScan)或肝纤维化检测作为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治疗进展期肝病和存在高死亡风险的患者,推荐首选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2岁~11岁儿童使用恩替卡韦)作为一线和二线治疗用药。同时,《指南》推荐对肝硬化患者予以终生治疗,定期监测疾病进展、药物*性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指南》明确,慢性乙肝患者中需要给予治疗的人群包括:
1.存在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证据的所有成人、青少年和儿童慢性乙肝患者;
2.无肝硬化证据,但年轻大于3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且存在乙肝病*活跃复制证据的患者,也需给予治疗。
3.对于无肝硬化临床证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且乙肝病*低水平复制的患者,不需立即治疗,但应持续监测。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我国每年约有90万名新发慢性乙肝患者。33万名新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多数患者由慢性乙肝患者发展而成。虽然我国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影响还需要数十年后才能显现。因此,监测乙肝五项,接种乙肝疫苗刻不容缓。
重疾险3D训练营5月30日-6月1日广州站6月5日-6月7日北京站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