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银河补习班为什么如此招人恨壹条
TUhjnbcbe - 2024/2/19 20:1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579194.html

有必要聊聊《银河补习班》了。

说真的,我没想到它会成为截至目前的那个“暑期档最热”,同时还顺带成为了“暑期档最争议”。

先说最热,原因有内有外:

一方面,“*+俞白眉”本身自带热度,大规模路演也带来好口碑与高声量;

另一方面,这个暑期档的连环撤档,不仅造成了档期真空,还有注意力的无处安放。

至于最争议呢,也在明面儿上:

猫眼30万人打出9.5分,淘票票16万人打出9.0分——不了解的我解释一下,这分数,放在两个平台今年的国片中,都是前三级别的。

真挚、感人,是大部分观众给出的观后感。

数据截至21日10点

另一边呢,则是豆瓣超6万人则打出了6.2分的及格分数。

看起来,很口碑两极是吗?

来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明确一点,对那些上来就说“*+俞白眉=灾难”,以固有印象左右观感的不理智评论,或类似“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调侃,我是直接忽略的,也建议大家直接忽略。

特别是后一种调侃,不仅不公平,也不正确。

电影市场从来都是“你好我好大家才能好”,几部热门片的撤档,对整个大盘的影响是致命的,冷冷清清的环境下,一枝独秀的情况也很难发生。

再者,我的一个判断是:

《银河补习班》远称不上“口碑两极”。

这里就要看数字背后代表的基数问题。

豆瓣6万人打分,减去34%左右的四星五星好评,给出一般和负评的人数约有4万人。

猫眼、淘票票加起来有46万人打分,减去各自3.6%、5.7%的一般和负评,给出四星五星好评的人数约有44万人。

44万好评vs4万负评,我们抛开自己的好恶,客观看,这个11:1的比例,能说是口碑两极吗?

科普一句:购票平台区别于豆瓣的一点是,

只有真实购票后的打分,才会被计入有效分数,

而豆瓣则没有这样的识别机制,

没有看片的用户也可以打分。

对多数观众,电影好坏这事儿,本质上还是基于观感给出的一个主观评价。

我会给大家推荐,有时也狠狠吐槽,也常常有朋友留言,表示不认可我的某些观点。

这一切的讨论,都是从咱们各自的观感出发的。

这次,壹哥不提任何私人角度,咱们就以大多数观众看一部电影的基本诉求,来聊聊这部《银河补习班》。

直观说,大部分服务业都是先享受后交钱,电影就不一样了,当你选择花钱买票,走进影院看一部电影时,你图的是什么?

我总结两点,看看符合不符合你的诉求:

1、讲一个好故事;2、获得一次优质的情感体验。

应该说,以上面的标准,银河做到了。

这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深,是一个好故事。

它包含了丰富的主题、足够的波折、鲜活的角色,以及广阔的格局。

问题不是没有,这个充满了理想色彩的故事,缺少一些更脚踏实地的细节支撑。

但不能否认,这的确是个好故事。在现阶段,讲一个好故事,或许比讲好一个故事更有效。

而满足观众的情感体验,则是《银河补习班》做得最好的地方。

这份情感体验的第一个重点,是父子情。

应该说,*在观众中的好印象,和这次玩了命似的表演付出,是马皓文这个角色被认可的基础。

更重要的,来自角色本身的极致。

马皓文这个爸爸,应该说对所有观众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好父亲形象。

眼界开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最戳心的或许是,他发自内心地爱儿子,并且真正用语言和行动表达了出来。

对太多与父亲之间存在表达障碍、甚至情感隔阂的人来说,马皓文可能太不真实,但这不正是观众用电影“圆梦”的初衷吗?

第二个重点,是教育共情。

多年的应试教育,每个如今的家长曾经都是学生,所以这样的体会一定是广泛而深刻的:

我们感受到应试教育带来的负担,很多人明白要学会独立思考,尝试快乐教育,不仅要学习书本的知识,更要把眼界无限放宽,人生由此将有着无限可能……

这些大道理,大家都知道,也都向往过。但事实上,真正做到的,实在寥寥无几。

很多梦想,或许就像阎主任丢下楼的飞机模型一样,被过早且干脆地扼杀掉了。

于是,马飞从一个逃课的倒数差生,一步步突破了各种困难,在父亲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成为宇航员。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在帮助观众“圆梦”。

况且,这样小人物的逆袭向来也是商业类型片的惯用手法,这次无非是套用了观众熟悉的元素做外壳。而强烈的共情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观众对逻辑问题的在意程度。

最后一个情感体验的重点,是时代共情。

应该说,还原旧时代,巨大的时间跨度等,一直是中国观众尤为有好感的元素。

从90年亚运会火炬传递这样的大事件,到读金庸被通报批评这样的小细节,过来人都能找到过去自己的那部分记忆。

包括电影中在父子情和成长线之外,还有另一条马皓文蒙冤申诉的线索。

这其中,被人看不起、各单位官员反复踢皮球推卸责任、甚至渎职贪污等细节,能被拍出来,共情的同时,也是相当难得的勇气。

说白了,大多数观众都不是理性的影评人。*和俞白眉这次的诚意与用心,至少让观众从电影中得到了一次酣畅的情感宣泄。

这个标准当然是感性的,却也是实打实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一小类对影片的批评:当飞船升天前,马飞为了个人事业让爸爸放弃申诉,这简直是对爸爸前面多年教育的一次重重打脸。

不知是否是不同人的理解偏差太大,在我的观影过程中(终于说到我个人的观感了),这才是影片真正的高光时刻,也是片中最具现实反思力度的那个瞬间。

这一“父子反目”的转折,不仅完整了两个主要角色,也让影片的思考上升到了“教育让人变得更有用,但终究没能变得更好”的反思高度。

当然,碍于主线的故事推进,电影在随后没能继续在这个角度上做更多深挖与延展,从而拍出一个更戳心也更有力度的收尾,也是影片的另一大遗憾。

说了这么多,有掌声也有口水,公平讲,我不觉得《银河补习班》是口碑两极的烂片。

它的“招人恨”,一部分源自媒体对正负两面口碑的放大式对比,一部分,当然也来自借机发泄遭遇连环撤档的愤怒。

同样“招恨”的表现,还有类似“希望哪吒超过银河成为今年暑期档冠*”的论调。

刚才就说了,电影市场和开店做生意是一样一样的,“你好我好,大家才会好”。

就事论事地评论,不管好恶,都没问题。

但动不动捧一个踩一个,人为制造矛盾,或者对某个片子“恨之入骨”,实在是没必要。

中国电影是问题不少,但太多戾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河补习班为什么如此招人恨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