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2934303304042&wfr=spider&for=pc来自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的鲁凤民教授为我们带来“NAs治疗下慢乙肝患者低病*血症的发生机制”主题演讲。鲁凤民教授指出:在长期接受规范的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患者中,部分患者的血清HBVDNA持续或间歇性地低水平检出阳性,会对疾病进程产生影响,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低病*血症。目前,国内外对低病*血症尚无公认的定义。经多次讨论,我们建议慢性HBV感染者接受ETV、TDF或TAF等一线药物治疗至少48周以上,血清HBVDNA采用灵敏qPCR法(最低检测限为20IU/ml或10IU/ml)仍可检测到,但<IU/ml,并排除依从性问题及病*耐药突变,定义为低病*血症。鲁凤民教授接着指出:临床研究表明,接受NA治疗的HBV患者出现低病*血症后,其预后较差,并且与肝纤维化进展相关。随后,鲁凤民教授表示:低病*血症发生的可能机制主要有三点:一是NAs对HBV逆转录过程的竞争性抑制特性使之无法%阻断DNA链合成,可能会导致部分NAs治疗患者的血清HBVDNA持续或间歇高于检测下限;二是在肝脏发生炎症性损伤后,感染了HBV的肝细胞同样参与了损伤后的代偿性增殖。由于感染肝细胞内以附加体形式存在的cccDNA缺乏染色体特有的着丝粒,其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难以有效进入子代细胞新形成的细胞核内,导致子代细胞内cccDNA的丢失和cccDNA池的稀释。但是随着肝细胞代偿性增殖减慢,cccDNA不能被有效稀释会出现cccDNA蓄积。三是治疗基线及治疗后宿主免疫功能恢复的差异。最后鲁凤民教授强调在低病*血症患者的治疗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调整NAs治疗,应用ETV者换用TDF或TAF,应用TDF或TAF者换用ETV,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二是联合PEG-IFNα治疗。低病*血症抗病*治疗仍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使患者更多获益。
瑞金感染科-彩虹记者团:
尚大宝、付豪爽、钱聪、张宸溪、张金铭、蔡明豪、冯明洋、王捷骁、姜绍文、李文静文字:冯明洋
编辑:曹莉,李自强
审核/审阅:谢青,项晓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