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热点问题和误区Q

p>没有症状需不需要体检?A

p>慢性肝病的早期由于肝脏自身的代偿作用,人体几乎没有症状,但没有肝病症状不代表没有潜在的肝病。体检则可以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去探测肝脏可能潜在的问题。
建议常规体检也建议每年做一次;如果身体出现可疑的肝病信号,则应及时就医,完善肝脏相关检查以尽快查找问题;如果是乙肝病*携带者或乙肝患者,建议每3-6个月体检一次;如果有肝癌家族史,则应定期查影像学和甲胎蛋白,通常也建议每3-6个月查一次。
Q

p>肝功能报告单怎么看?A

p>当我们拿到肝功能报告单时,上面密密麻麻在项目、数值让人看得眼花,这些项目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呢?一般来说这些项目分为三类:
一类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一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二类是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γ—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这些指标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三类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等,这些指标的降低,说明正常肝细胞在逐渐减少,肝脏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的功能降低了。
Q

p>B超报告说有脂肪肝,这个很严重吗?A:
脂肪肝的说法比较笼统,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绝大多数体检发现的脂肪肝都是单纯性脂肪肝,也就是B超上可以看出脂肪肝表现,而化验检查的肝功能均正常。如果B超脂肪肝表现同时伴有化验检查的肝功能异常,就可能是脂肪性肝炎了。
总的来说,单纯性脂肪肝病情发展缓慢,仅有0.6%~3%的患者在10~20年内进展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其实脂肪肝并不可怕,多数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绝大多数脂肪肝如能早期诊治,通过“管住嘴、迈开腿”,改变以往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阻止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使其逆转。
Q:
我没乱吃药,怎么也会有药物性肝损?
A:
药物性肝损多数是由具有肝*性的处方药物引起的,但实际上很多非处方药物、生物制剂、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都能诱发肝损伤。
所以从保护肝脏这个角度来说,是药三分*,吃药要慎重,切不可乱用药,如必须用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如果是潜在肝损害的药物,应在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
Q:
检查肝脏究竟是做B超好还是做CT好?
A:
无论是B超还是CT,都是对肝脏进行影像学检查,主要查看的是肝脏的形态、质地、肝内是否有肿瘤等问题,在肝脏检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这两种检查方式其实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一般在检查肝脏时,会先做B超,若是有问题,特别是出现肿瘤方面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或者说,常规体检做B超,肿瘤诊断则需要B超和CT相结合。
推荐阅读
大三阳和小三阳谁更严重?
治乙肝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恩替卡韦vs替诺福韦抗病*哪家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