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乙肝病*感染大国。乙肝病*感染后,有人能清除病*,但相当一部分人会发展成慢性感染,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尽管学术界对乙肝病*感染进行了长期研究,乙肝慢性感染的免疫学机制并不完全明确。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医院肝胆外科共同合作在Hepatology杂志上发表了文章MAITCellDysregulationCorrelateswithConjugatedBilirubinLevelinChronicHepatitisBVirusInfectio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MAIT细胞功能失调与血清结合胆红素水平相关)。本论文报导了一种人体肝脏内富集的新型固有免疫样T细胞-MAIT细胞在抗乙肝感染中具有重要功能,其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体内数量及功能存在明显缺陷,并揭示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bilirubin,DBIL)是引起其数量及功能缺陷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于传统T细胞主要识别蛋白类抗原,MAIT细胞主要识别由MR1分子提呈的维生素等小分子代谢物,快速感应肝脏代谢变化,在肝脏局域免疫微环境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液及肝脏标本中的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分析鉴定其关键差异性表达基因及代谢物含量,结合病人病程相关指标,发现MAIT细胞在乙肝感染的病理条件下更易发生活化、衰竭、存在功能异常及对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更敏感,该过程与患者体内高水平的DBIL以及肝脏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密切相关。IL-2是调控T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记忆的关键细胞因子。团队发现,给予IL-2可在胆红素撤退后部分修复MAIT细胞增殖及抗病*细胞因子的分泌能力,为体内建立基于MAIT细胞抗病*策略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