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查一查你身上有几种肝癌危险因素 [复制链接]

1#

年2月27日下午,香港影星吴孟达因肝癌去世,他的生命定格在68岁。吴孟达在年底发现自己罹患肝癌,从确诊肝癌到去世仅3个月。

年9月28日,54岁的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去世,就在同一天晚间,66岁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也因肝癌病逝。

年,69岁的香港演员李兆基因肝癌扩散至肺部去世。

年2月3日,年仅43岁的知名音乐人、演员赵英俊,也因肝癌病逝。

还有大家熟悉的香港演员沈殿霞、内地演员傅彪、诗人汪国真,都被肝癌夺去了生命……

肝癌最爱盯上四种人

01

乙肝病*携带者

众所周知,肝癌有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我国,肝癌的发生最主要和乙肝病*感染有关。因肝癌而离世的人中,80%都有乙肝基础。

02

酗酒的人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代谢出乙醛,它在体内囤积,会*害各个器官,其中负责“解*”的肝脏首当其冲。特别是那些肝炎病*携带者或肝功能受损的人,一杯烈酒下肚,无疑是雪上加霜!

03

用药不当的人

一些药物有肝*性,如果用药不当,很可能损伤肝功能。特别要提到中草药。很多人认为“中药温和,*副作用小”,就自己乱买乱吃。但绝大多数药物都是要经肝脏代谢的,中草药也不例外。

目前已经发现至少有60种中草药及其制剂会导致肝损害,而有些中药如苦杏仁、毛豆根、马兜铃等,甚至可直接造成肝脏损害。

所以说,服药务必要遵照医嘱,千万不能瞎买、瞎吃。中药也必须经中医师严格辨证,按量服用。

04

食用霉变食品的人

勤俭节约是好事,但不能太过节俭了。特别是一些老一辈的人,食物发霉了都不舍得扔,去掉霉变的部分照样吃。要知道,发霉食物中含有国际上公认的1级致癌物——*曲霉*素,长期如此,*素在体内日积月累,可诱发肝癌。所以,记得给家里长辈提个醒,别省了小钱丢了健康。

原发性肝癌和三级预防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及肿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

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

“原发性肝癌”通常指HCC。HCC预防的目的是识别和消除促进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是防止可导致HCC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普通人群初始危害的措施;二级预防是针对患有慢性肝病人群,控制相关病因和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分层筛查及监测,以减少或延缓HCC发生的措施;三级预防是对已发生HCC的患者行根治性治疗后,进一步采取减少HCC复发、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总体生存率的措施。

HCC的危险因素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HCC病因构成以慢性乙型肝炎病*(HBV)感染为主,约占86%;其他病因包括慢性丙型肝炎(HCV)感染,长期过量饮酒所致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伴发2型糖尿病(T2DM)、长期食用*曲霉*素污染的食品等。

01

肝硬化

我国约有万人(0.51%)患有肝硬化,其HCC的年发病率为1%~8%。不同病因肝硬化HCC5年累积发病率依次为HCV感染30%、HBV感染15%~17%、酒精性肝硬化8%、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为4%。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年全球有39.9万人死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HCC。我国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分别为77%和86%。接受抗病*药物治疗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CC年发病率仍达1.5%~2.5%。

HBV/HCV合并感染所致肝硬化HCC发生风险为HBV相关肝硬化的1.92~2.04倍。欧洲酒精性肝硬化HCC年发病率达2.9%,高龄、男性、高基线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胆红素水平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相关肝硬化7年HCC累积发病率为24%。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8年HCC累积发病率为0.5%、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HCC年发病率为0.14%。

一项例多病因肝硬化队列随访10年,NASH相关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10年累积HCC发病率分别为16.3%和4.6%。

02

慢性HBV感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57亿慢性HBV感染者。目前我国普通人群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万~万例,HBV感染者发生HCC风险为非感染者的15~20倍。HBV-DNA高水平复制、HBV基因型与HCC发生有关。

年龄>40岁、男性、亚裔、有HCC家族史等为HCC发生的高危因素,对比40岁以下人群,40~49岁风险增加3.6倍,50~59岁增加5.1倍,≥60岁增加8.3倍,男女风险比约为3∶1,有2个以上家族成员发生HCC者风险增加5.6倍。

亚洲不同地区HBV感染者发生HCC风险为无感染者10~65倍。15%~40%CHB会进展为肝硬化和HCC。东亚地区成人HBV免疫耐受期、CHB、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CC的5年累积发病率依次为1%、3%和17%。

03

HCV感染

HC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慢性HCV感染者万人,我国约有万人(0.72%)。慢性HCV感染者HCC发生风险为非感染者5~20倍,HCC发病率随着HCV相关肝纤维化的进展呈递增趋势,肝纤维化1~4期HCC年发病率依次为0.5%、2.0%、5.3%和7.9%。基因1b型HCV感染者HCC发病风险为其他基因型HCV感染者的1.78倍。

04

ALD

中国ALD患病率中位数为4.5%(2.3%~6.1%),约万例。大量饮酒者HCC发生风险为非饮酒者的2.07倍,少量饮酒者HCC发生风险亦较非饮酒者增加。

戒酒可使HCC发生风险每年降低6%~7%,酒精所致HCC风险需经约23年清除期才能达到与非饮酒者相同。每天饮酒含乙醇量25g、50g、g者较不饮酒者HCC风险依次增加1.19、1.40、1.81倍。HBV或HCV感染者饮酒含乙醇量超过80g/d,HCC风险增加53.9倍;饮酒含乙醇量超过80g/d的糖尿病患者HCC风险增加9.9倍。

05

NAFLD、代谢综合征及肥胖

NAFLD已成为全球流行率最高的慢性肝病,鉴于其与超重或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国际专家小组建议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亚太肝病学会已制定相关临床实践指南。

我国普通人群患病率为15%(6.3%~27%),约1.73亿~3.38亿例。NAFLD相关HCC发病率为0.44/人年。

合并肥胖、T2DM、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时,HCC发生风险增加8.1倍。慢性丙型肝炎(CHC)伴肥胖者(体质指数≥30Kg/m2)HCC风险为非肥胖者的4.13倍,伴T2DM者风险增加3.52倍;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伴T2DM者HCC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27倍,HBV/HCV合并感染伴有肥胖及T2DM,HCC发生风险上升倍以上。

06

致癌物

暴露*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代谢产物*曲霉*素B1有强致癌作用。*曲霉*素高暴露地区通常也为HBV流行区域,HBV和*曲霉*素同时暴露人群HCC风险增加73倍。

07

癌前病变

HCC的癌前病变常发生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多见于肝硬化患者。日本学者报告,肝硬化增生结节、LGDN及HGDN(称为癌前病变)1、3、5年HCC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3%、9.7%和12.4%,2.6%、30.2%和36.6%及46.2%、61.5%和80.8%,LGND、HGND患者HCC的年发病率分别约为10%、20%。

专家意见1:任何病因所致肝硬化都有发生HCC的风险,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HCC的主要病因,是筛查的重点监测人群。

专家意见2:多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叠加(如慢性HBV或HCV感染合并ALD、NAFLD,合并T2DM或代谢综合症等)可显著增加HCC发生风险,此类人群应密切监测HCC的发生。

专家意见3:经影像学证实的癌前病变[LGND及HGMD,LI-RADS(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为HCC发生的极高风险人群,应严密监测结节增长及性质变化。

总结:HCC的危险人群

HCC的发生发展与持续肝脏炎症、修复与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肝细胞异常增生有关。目前欧美各国关于肝癌诊治指南中,对HCC高危人群的定义存在差异,国内专家结合我国HCC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及循证医学证据,按HCC发生的风险等级,将危险人群进行了分层,据此建立相应的监测方案。

(1)低危人群:年龄<30岁,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肝病的早期及稳定期,无明显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包括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乙型肝炎免疫控制期、单纯性脂肪肝,及Gilbert综合征(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疸)、Dubin-Johnson综合征(杜—约综合征,也叫特发性*疸综合征)、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等良性遗传代谢性肝病患者。

(2)中危人群:年龄>30岁的CHB患者(无肝癌家族史,无长期酗酒、吸烟、明确接触致癌*物史、无合并糖尿病或肥胖者),CHC、ALD、NASH、自身免疫性肝病或Wilson病等慢性肝病活动期的患者。

(3)高危人群:具有下列任何1项。①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包括HBV感染、HCV感染、ALD、NAFLD、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病等疾病导致的肝硬化患者;②年龄≥30岁的CHB患者有肝癌家族史,或长期酗酒、吸烟、明确接触致癌*物史、合并糖尿病或肥胖。

(4)极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伴有下列1项或多项。①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疑似癌前病变或非典型占位性病变;②血清AFP≥20ng/ml,伴或不伴DCP(去γ-羧基凝血酶原)≥40mAU/ML(正常值0-40mAU/mL)及/或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15%;③影像学或肝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肝脏异型增生结节。

往期热文推荐

1.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难题不能再拖了,亟需多部门支持!

2.全省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比照村干部执行,3月2日前必须落实

3.村医监测体温敷衍了事被吊证、罚款,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反思!

4.别让拍照留痕伤了乡村医生的心

5.好消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啦!恢复不力将被问责!

6.防控还未结束,公卫和家医签约任务又来,乡村医生哭了!

7.全国大督查开启,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查这些内容!

8.村医注意!四月份警惕农村这些常见疾病!

9.不能输液,基层医生要找新出路了!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