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月,《国际肝病》通过
评选结果如下:
十大热点话题排名
第一名:热点话题7(《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解读),点评率为39.47%。
第二名:热点话题1(APASL乙型肝炎指南修订版初稿完成,推荐意见公开评议),点评率为18.42%。
第三名:热点话题3(HCVRNA阳性、ALT正常的HCV感染者是否应该治疗?),点评率为10.53%。
第四名:热点话题2(《WHO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防、关护和治疗指南》推荐意见),点评率为7.89%。
第四名:热点话题8(《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更新版)解读),点评率为7.89%。
第六名:热点话题5(《美国胃肠病协会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期间HBV再活动预防和治疗指南》要点),点评率为5.26%。
第六名:热点话题10(慢性乙型肝炎相关防治指南在线视频解读),点评率为5.26%。
读者点评优秀获奖名单
欧阳淑英(江西省抚州医院)
孙钧(医院)
胡洪江(医院)
姚英姿(医院)
瞿凤珍(医院)
郭晓萌(医院)
王中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
胡爱荣(医院)
*华*(江西省抚州医院)
曾圣涛(医院)
柏杰(医院)
李国文(山西省临汾医院感染科)
部分获奖点评
欧阳淑英(江西省抚州医院):年是肝病领域令人瞩目的一年,先后发布了APASL指南、WHO乙型肝炎指南、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等。APASL指南是基于循证证据和专家共识为提高每一个个体患者疗效而制订,是指导肝病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诊疗与研究的标准。与上一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的区别点如下:
①原指南中“非活动性携带者”被“病*低复制期”替代,具体定义为HBVDNAIU/mL、ALT持续正常,并且无肝病证据的HBV感染者处于病*低复制期。
②干扰素治疗应答与指导停用治疗的原则:如果用干扰素治疗,需要根据12周或24周的治疗应答(HBSAg和HBVDNA水平)决定下一步治疗。
③关于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时机:对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以后,建议巩固治疗三年再考虑停药;对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表面抗原消失后,至少巩固治疗1年。
④乙型肝炎抗病*的适应证选择里细化了转氨酶的几个不同层次:①转氨酶大于2倍的患者与原来推荐一样;②转氨酶1~2倍之间的,如果患者25岁以上,有肝癌、肝硬化家族史强调需要治疗;③转氨酶没有达到1~2倍以上,建议做无创纤维化评估或者肝穿,如果存在明显的纤维化和坏死建议治疗。
⑤非侵入性方法(APRI和Fibroscan)评估肝脏纤维化APRI评分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比率指数。APRI结果:0.5时排除肝纤维化,1时排除肝硬化,1.5时怀疑F2及以上肝纤维化,2时肝硬化。
⑥HBV再活动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由于HBV再活动导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给予强效抗病*药,如果2周内HBVDNA降低2log,则疗效较好,否则应对这些患者考虑进行肝移植。
⑦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定义和筛查:定义为HBVDNAIU/mL且抗HBc阳性的HBV感染者,所有高危情况的家庭成员都应该接受隐匿性乙型肝炎的筛查。
孙钧(医院):慢性乙肝新指南亮点诸多,切合实际,是一部很好的指南。我认为主要有两部分十分新的推荐:一是抗病*方面,强调首选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同时对停药有了一个比较实际界定。但我们经过大量病例的观察,停药后反弹或复发,甚至导致肝衰竭者普遍存在。不论HBeAg阳性还是阴性患者达到完全应答后也不能轻易停药,应当探索维持用药量。就像高血压病控制维持治疗量一样,比如减半量或隔日服一片等等方法。因为核苷类药物均都是阻断了乙肝病*的多聚酶才发挥治疗作用的,一旦停药病*必然复制。其次长效干扰素的应用,我认为单独使用是达不到满意目的的,而且大量患者在农村,用药条件受限,因此应明确以联合核苷类药物和续贯使用为适宜。二是母婴阻断方面,有了口服A级或B级的药物。但指南的推荐意见20条中写道:“建议产后1~3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那么产妇在分娩后未停药的1~3个月内怎么办呢?不能回乳又不能喂奶,是非常困难的事而且是乳腺炎的高发时期。另外,医学公认初乳对婴儿的后天免疫功能起重要作用。因此,我建议凡孕期口服药物阻断了的孕妇和新生儿采取了阻断注射针剂者,完全可以乳母喂养;同时建议产妇分娩后即可停服预防性用药,这应该与产后1~3月停药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科学依据。以上谨为个人观点,以求探讨和赐教故而。谢谢!
胡洪江(医院):《美国的胃肠病协会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期间HBV再活动预防和治疗指南》强调更多的还是基于HBV再活动风险的筛查、评估,根据筛查评估后的分类,给出了处理办法。对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期间及治疗之后的患者要进行普遍筛查,进行风险评估。中、高度风险的患者都要进行抗病*治疗,以预防HBV再活动风险的发生。在治疗时间上,美国指南虽然给出了6~12个月的抗病*治疗,但还缺乏临床试验循证数据,所以在临床实践中不能拘泥于这个指南。在抗病*药物的选择上,指南给出了应选用耐药屏障较拉米夫定高的抗病*药物。最后要强调,已经HBsAg阳性的患者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治疗来预防HBV的再次激活,因为存在逆向血清转化的风险。那些已经康复的乙型肝炎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会从抗病*治疗中获益。
姚英姿(医院):我认为只要HCVRNA阳性的HCV感染者,无论ALT正常与否均应该抗病*治疗。原因有①ALT正常者仍存在肝损伤,仍见疾病进展至肝硬化和发生HCC风险;②只要HCVRNA阳性,就可能发生HCV相关的严重肝外表现如血液、内分泌、肾脏、自身免疫等多个系统;③目前随着DAA药物的出现,短期治愈丙肝已成现实。所以应早诊断,要治疗。
奖品发放
所有优秀奖得主将获得元手机充值卡、年《国际肝病》全年报纸和《国际肝病》年台历一本,其他所有参与活动的读者都将获得《国际肝病》年台历一本。奖品即将寄出,请耐心等待。
感谢所有读者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请继续与《国际肝病》一起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