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Cholestasis,IHC)是一组症候群,任何引起肝细胞和胆管细胞损害的因素均可导致IHC。研究显示,初次诊断的慢性肝病患者中高达35%出现IHC。为帮助我国肝病领域医生规范诊断和治疗IHC,《国际肝病》特邀请该领域权威专家开启“肝内胆汁淤积云课堂”。
第一期“云课堂”已于1月16日胜利结束,好评如潮。而今,备受期待的第二期“云课堂”要来啦——“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和“肝内胆汁淤积出院患者的序贯治疗”。
直播时间:2月7日(今日)17:30-18:30
直播议程
/p>
讲课内容热点抢先看
南京医院董莉副主任将重点介绍IHC的诊断标准、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随后,医院感染科的宋培新副主任医师将向大家介绍肝内胆汁淤积出院患者的治疗现状和治疗策略,并深入解释S-腺苷蛋氨酸序贯治疗如何为出院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诊断
目前,IHC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仅可参考胆汁淤积性肝病(CLD)的诊断标准。临床可根据患者症状(如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皮肤巩膜*染、纳差、乏力等)和相关指标异常诊断IHC。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是IHC的特异性指标,早期无症状的IHC患者可仅表现为ALP和GGT异常。
治疗目标和治疗原则
IHC的治疗目标包括改善肝功能、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而延缓疾病进展是治疗的最终目标,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延缓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进程,甚至是延长患者生存。
IHC的治疗原则为:①及早治疗;②全病程治疗;③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状态和心理状况。
①及早治疗:在早期诊断的同时,把握治疗时机,从干预肝功能指标异常开始。IHC患者在发现ALP或者GGT异常时即可启动IHC的治疗。
②全病程治疗:持续降低患者ALP、GGT。由研究显示,我国合并肝内淤积的慢性病*性肝病患者出院时,仍有56%的患者ALP或GGT仍然异常,因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