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耳木栽培黑木耳
1、培养基配方:杂木屑77%、棉籽壳5%、麦麸8%、米糠8%、蔗糖1%、硫酸钙0.5%、碳酸钙0.5%。 2、 人造耳木 制作:先将棉籽壳倒入池中加水浸泡8小时,捞出沥干表面水备用,再将木屑、麦麸、米糠、硫酸钙、碳酸钙与棉籽壳混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糖水继续搅拌,使培养料混合均匀,含水量55%,然后用装袋机装袋,经100℃灭菌12小时。 3、接种与培养:灭菌后的 人造耳木 冷却至30℃以下时接种,采用接种箱接种,每箱接棒,每棒接3个孔,具体操作方法同常规。接种完毕搬至培养室叠堆发菌。培养室应预先打扫干净,地面撒石灰,并用80%敌敌畏稀释500倍喷洒杀虫。发菌初期可以密集堆叠,约天后,当接种口菌丝圈直径厘米时,结合翻堆刺小孔供氧,每个菌丝刺个小孔,深度0.厘米,待菌丝长满棒时立即进行全面刺孔供氧;见光催耳芽,刺孔量每棒孔,孔深厘米,用装有厘米长的小铁钉的钉板刺孔。刺孔后 人造耳木 菌丝新陈代谢加快,呼吸加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培养室温度升高,因此,分批刺扎,疏散 人造耳木 加强通风,以免闷菌。 4、排场脱袋:①选场整畦。选近水源,有电源,通风向阳的田块或旱地。若选水稻田待水稻收割后田内泥土干燥时,按东西方向做畦,畦宽1..4米,长短不限,畦沟40厘米,在畦面上每隔2米竖1个木桩,在木桩上端捆铁丝,形成3条直线靠枕,也可用竹片捆在木桩上作耳木靠枕。②排场脱袋。当 人造耳木 的大部分刺孔口均有黑色耳芽形成时(约刺孔后天)可以排场脱袋。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将 人造耳木 搬至出耳场,用刀片划破塑料袋,把袋脱去。在 人造耳木 的一端插入1根竹签当支脚,竹签长度厘米,然后将竹签的另一端插入畦面土中,并使 人造耳木 斜靠于铁丝枕上,每两棒 人造耳木 间留厘米,以利通风及受光。也可用直立排场法,即将 人造耳木 按照一定的间距垂直插于畦面。 5、出耳管理:黑木耳原基(耳芽)形成的温度是℃,以℃最适宜。出耳阶段主要做好水分管理,喷水以塑料管微孔喷雾为佳,温度偏高时应在早晚喷水,气温偏低时可在白天喷水,木耳生长期要求细喷、久喷,每天喷2次,每次小时。同时应根据气候变化而灵活掌握喷水量,做到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采耳后养菌期少喷或不喷,以提高木耳的质量与产量。 6、采摘与干燥: 人造耳木 出耳时间主要集中在月和翌年月,而月属多雨季节,应及时采摘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木耳,如不及时采摘,易导致烂耳或流耳。采摘木耳应在晴天或雨后转晴,木耳有点皱缩时采摘,采下的木耳要及时摊于晒席上,置通风良好、日照长处干燥。